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143节

作品:《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

    “暂时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满朝文武都在外面跪着吗?”

    “在。”

    “那朕的死讯瞒不住。”景元帝重新睁开眼,“让文盛安他们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几乎在景元帝传召的下一刻,文盛安他们就进来了。

    看到他们来得如此之快,景元帝眼中闪过一抹欣慰。

    这必定是皇后的安排。

    他原以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长大,为孩子铺平登基的道路,可意外来得如此之快,如此猝不及防。

    主少国疑。

    在太子还如此年幼的情况下,他需要的,大燕需要的,都不是一位只会哭哭啼啼守在他塌边的皇后,而是一位可以迅速抽离情绪冷静下来,把控局面,辅佐太子稳定朝政的皇后。

    景元帝看了看身侧的安儿,心下一叹,吩咐陆杭拟旨。

    他的诏书一共有两道。

    第一道是将行唐关主将周嘉慕调去燕北,行唐关副将霍世鸣接替主将之职。

    第二道是他大行以后,皇太子于柩前即皇帝位;吏部尚书文盛安、礼部尚书陆杭和左都御史陈浩言三人辅政;尊皇后为皇太后,新帝大婚之前,军国大事,兼取皇太后处分。

    等所有人确认过上面的内容,陆杭捧来遗诏,请景元帝用玉玺。

    景元帝对霍翎说:“皇后,替朕用印吧。”

    霍翎握住玉玺,在诏书右下角落印。

    立好遗诏,景元帝仿佛卸下了心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,原本就苍白的脸色越发黯淡。他急促喘息了几下,再次开口:“你们都退下吧,朕还有些事情,要单独交代皇后和太子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,屋内只剩下景元帝、霍翎和安儿三人。

    霍翎压低身形,凑得离景元帝极近,方便景元帝与她说话。

    景元帝先说正事。

    他强撑着精神,给霍翎报了几个地点,又给霍翎报了几个人名。

    霍翎没有追问这些地点和人名有什么用,只是点头:“陛下放心,我都记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朕私库里的东西,留出两成,分给大公主、二公主和宁信她们……余下的,都留给你和安儿……你们会有很多需要用到钱的地方……”

    “主少国疑,朝臣在朕活着的时候,不敢轻举妄动,等朕不在了,谁也说不好会发生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詹凌是可以信任的,但他能力不足。周嘉慕是端王的人,由他继续担任行唐关主将,朕终究不能放心,只能在仓促间将你爹提拔上去……”

    “在京中有禁卫军可以保护你和安儿。万一出现什么意外,在燕西也有一支大军能够接应你和安儿,作为你们母子的后手。唯有如此,才能保你们母子性命无虞……”

    霍翎听着他在一桩桩一件件交代后事,终于还是没忍住,将头埋在他胸口上。

    该交代的事情,景元帝都交代得差不多了。他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在不断流逝。余下的最后一点时间,景元帝终于还是留给了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“有几句话,朕从来没对你说过……”

    “朕有时候会想,如果能在十六七岁时就遇到你,那该有多好,我们会有漫长的岁月可以相伴。但有时候又会想,如果朕在十六七岁时就遇到你,朕依旧会对你动心,但在漫长的岁月里,朕无法保证自己能完全不猜忌你。”

    霍翎诧异。

    景元帝笑了一下:“偏偏命运让朕在四十岁时遇到了你。”

    她是如此年轻、鲜活、野心勃勃。

    在她入宫的头两年,他知道她有能力,也需要用她来制衡朝臣,于是就顺手推舟,让她从后宫走向前朝。

    再后来,她怀胎十月,为他生下一个壮实的、聪明的、伶俐的继承人。

    相伴的六年时光里,她陪着他走过人生最后的岁月,他帮她铺好了通往权力的台阶。

    他即将离她而去,她必须要独自一人护住他们刚满两岁的孩子,面对那群狼环伺的朝局。

    这时候,他只怕她不够强大,只怕她护不住自己,护不住他们的孩子,护不住他们的江山。至于余下的事情,他已经没有心力再去考虑了。

    安儿是他们的孩子,是他选定的太子,日后的新君,但比起安儿,她才更像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继承人。在处理朝政时,在日常谈话中,他将自己的政治理念一点点灌输给她。

    她是他的皇后,妻子,爱人,也是他的学生。

    “现在没有外人,要是难受的话,就哭出来吧。等朕不在了以后,你会非常辛苦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霍翎抬起头,泪如雨下。

    看到母后哭了,原本还小声抽噎着的安儿,顿时开始放声大哭。

    景元帝努力抬起右手,但手刚抬到一半,就无力垂了下来。霍翎抓住他的手,将他的掌心贴在自己的脸庞上。

    景元帝动了动手指,为她拂去眼泪。

    “陛下,我不要您走。”

    霍翎原以为自己可以

    伪装好,不在他面前流露出一丝怯懦,让他能更安心地离开。但是……但是……在她的人生里,景元帝是对她最好的人。

    即使未来她还有漫长的岁月,但是她已经可以确定,这个世界上,再不会有一个人能如他一般宽容她、纵容她。

    他不顾朝臣反对,册封她为皇后,为她举办盛大的册后大典。

    在她入主中宫以后,一直专宠于她,采纳她的建议,允许她涉足前朝,为她铺好了通往权力的台阶。

    他给了她最想要的权力和地位,他是她的丈夫,亲人,老师,知己,朋友,是她最坚定的同盟。可现在,她就要永远失去他了。

    她就要永远失去,她此生最重要的人了。

    “傻姑娘。”

    景元帝叹了口气:“朕本来就是会走在你和安儿前面的。”

    霍翎不断摇头:“可我没想到会这么快。”

    “霍翎,你还记得我叫什么名字吗?”

    霍翎感受到景元帝的气息越来越弱,放在她脸庞上的手掌也在脱力滑落。霍翎死死抓着景元帝的手不放,语气急促:“季鹤淮。你叫季鹤淮。”

    景元帝的目光移向安儿,又再次看向霍翎。那里面闪烁着霍翎也无法完全分辨明白的复杂。

    但最终,他的眼神还是一点点温柔下来。

    “阿翎,这江山社稷,从此以后,全都托付给你了。”

    第86章 太后要的,不是真相。……

    文武百官从日正中天跪到日暮西沉,太和殿内都没有传出任何动静。

    就在众人犹豫着要不要进去看一看时,紧闭多时的朱红色殿门被人从里面缓缓打开。

    红到泛紫的诡异晚霞铺满天际,霍翎牵着季衔山走出太和殿,视线从文盛安、陆杭、陈浩言、柳国公、端王等人身上一一划过。

    “娘娘……”

    “陛下,殡天了。”

    霍翎这句话,仿佛触发了什么机关般,原本安静到死寂的太和殿外,瞬间哭声成片。

    几乎所有人都在低头抹泪,只有霍翎没有。

    她脸上看不出一丝一毫悲伤的痕迹,只是静静凝望着台阶之下哭泣的群臣,一直到周围哭声渐弱,霍翎才看向陆杭:“国不可一日无主,陆尚书,颁布陛下的遗诏吧。”

    陆杭是一众重臣里与霍翎接触最多的人,从霍翎还没正式入主中宫时,他就已经见识过霍皇后的手段。

    他相信,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,霍皇后心中的悲痛绝对远超在场众人。

    尤其是太子年幼,霍皇后在朝中根基不稳,陛下这一去,就算有遗诏在,她的处境,也绝不会比陛下在时要好。

    但从她的身上,陆杭感受到的,只是极度克制的冷静。

    陆杭不敢耽搁,从匣子里取出遗诏。

    绝大多数人都是刚知道遗诏的内容。对于景元帝的安排,他们心中各有思量。

    就连那些个被请进太和殿里,先一步知道遗诏内容的人,也都没忍住泛起了嘀咕。

    其实对于第一道遗诏,他们是很不满的。霍世鸣原本就执掌了一支燕羽军,如今又被提拔为行唐关主将,日后必定有外戚坐大的风险。

    只是在那种情况下,谁都不可能站出来反对陛下的安排。

    陛下的想法很好揣测。一方面,他是想增加霍皇后手中的筹码。一方面,他也是想防范柳国公的势力。

    这几年里,柳国公府的行事确实低调了许多,但事实上,柳国公府的根基并未受损,勋贵依旧以柳国公为首。

    可陛下在安排辅政大臣时,不仅越过了柳国公,还安排了三个与柳国公没有太多交情的大臣。

    文盛安就不用说了,这些年一直在帮助陛下削弱勋贵的势力。

    陆杭是朝中有名的老狐狸、墙头草,不会轻易站队。

    陈浩言与柳国公也没什么私交。当初季渊晚刚被选进宫里,端王一系势力大涨时,他没少上书弹劾端王一系的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陆杭念完遗诏,跪在季衔山面前,将手中的遗诏呈给他:“请太子登基。”

    所有朝臣跟着跪下,声音整齐划一:“请太子登基。”

    季衔山之前已经得过霍翎的叮嘱,虽然被这如海浪般的呼声吓了一跳,但还是伸手去接了圣旨。

    所有人再喊:“参加陛下。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    这个年纪的孩子总喜欢学大人说话。朝臣三呼万岁的场面,季衔山见过很多次。他也记得在朝臣三呼万岁后,父皇都会说些什么。

    “众爱卿平身。”

    颁布完遗诏,就是从法理上定下了季衔山的新君身份。至于登基大典,在霍翎询问以后,陆杭表示,礼部会在二十天内筹备妥当。

    霍翎没有给陆杭讨价还价的余地:“半个月后,举办登基大典。”

    若是按照正常的情况,霍翎的立后大典筹备了两个月,季衔山的立储大典同样筹备了两个月,登基大典的场面只会更加盛大隆重,所需要用到的各种器物仪仗也只会更多……